首页 >> 失信案例

浙江消保委揭鱼翅乱象:重金属严重超标价格存数十倍暴利

时间:2013/6/10 21:39:42

       针对鱼翅消费举报投诉逐年增多的状况,浙江省消保委历时半年,对上百家鱼翅经营商、宾馆饭店和加工点进行了跟踪走访调查,发现鱼翅市场和鱼翅消费的乱象及背后的加工售卖假鱼翅的黑色利益链。并呼吁社会“拒吃鱼翅”。 

  浙江消保委今天披露了鱼翅市场存在的突出乱象: 

  重金属超标。省消保委对省内若干水产市场的干鱼翅,委托浙江省公正检验中心进行质量检测,从检测结果看,有三分之一的干鱼翅镉超标,其中有金勾翅镉超标达10倍,另外还有部分鱼翅甲基汞超标。 

  三无产品。省市消保委在批发市场调查发现,无厂址、无鱼翅种类、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联系电话等“三无产品”十分普遍。 

  人造合成。市场上塑料袋包装的“素鱼翅”(人工合成鱼翅)十分普遍,里面是卖相喜人的金黄色干“粉丝”,只需几十元一斤。成分为食用明胶、海藻酸钠等。此类人造合成鱼翅被酒店以几十元价格购买后,转手变成了餐桌上的鱼翅宴或佛跳墙等“高档菜肴”。据消保委从杭州一水产品市场购买的一款长40厘米、颜色超白的牙拣翅送检测机构检测时发现,有大量粘稠明胶溢出,未检出鲨鱼成分,其纹理也不符合天然鱼翅特征。据检测专家分析,该鱼翅可能系用明胶等材料人工压膜而成。 

  真假混合。为验证真假鱼翅的味觉差异,省消保委与杭城某酒店共同完成一次鱼翅消费实验。发现添加高汤以后,人工合成鱼翅和真鱼翅不但没有味觉差异,形状也难以辨识。同时,浙江省消保委赴本省各地随机抽了10余家酒店各品种的鱼翅羹,送至权威机构进行DNA行检测,均未检出含有鲨鱼成分。 

  价格欺诈。根据消保委对60余家生产、批发、零售、餐饮的鱼翅售价进行调查。一些酒店标价500元-1000元/盅的鱼翅羹,其相当量鱼翅的出厂价只需要几十元,中间环节存在数十倍的暴利。 

  虚假宣传。不少经销商及餐饮店宣称鱼翅作为高档营养品,具有保健、补气及抗癌等功能。专家表示,鱼翅并不具备高营养价值,不能与全营养食物(例如鸡蛋、豆类)相提并论。吃鱼翅可以治癌的说法更是毫无根据。 

  浙江省消保委今天发布消费警示:针对鱼翅乱象,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生态环境,提醒消费者,谨慎消费鱼翅,倡导“拒吃鱼翅”,保护自己,保护海洋生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公司简介 | 信用企业 | 信用评定 | 评定申报 | 联系我们 | 诚邀加盟 | 后台入口